陳 以 真
















姓名: 陳 以 真

出生年月日: 66 年 1 月 25 日

出生地: 臺 北 市

推薦政黨: 中 國 國 民 黨

學  歷: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
畢業

經  歷: 年代新聞主播、記者、節目主持人
NEWS98電台新聞編播、記者
自由時報影評撰稿
國立成功大學學生會會長
國立成功大學學生議會議員
國立成功大學聯誼性社團主席
法鼓山心六倫「自然倫理」等多項社會公
益活動代言人

政  見:超越黨派,真愛嘉義」:
問政服務「超越黨派」做到「人民優先」,「真愛嘉義」終止「政治惡鬥」。
「幸福家園新山區」:
參考先進國家經驗,制定「山區振興條例」,成立「山區永續發展基金」,專款
補助嘉義縣山區建設、交通、產業、教育、醫療、災害防救,居民享有賦稅減
免。
「永續農業新山區」:
一、推動實施「農業直接給付」,保障農民所得不低於「基本工資」。
二、提高目前政府收購農產品價格與數量,降低肥料成本,加速農產跌價時的緊
急處理機制。
三、增加濕稻穀烘乾設備,增設前,政府應落實收購濕穀、補助烘乾政策。
四、建立農業政策審議制度,基層農民參與農政決策。
五、維護國有林班地與水源保護區農民權益,創造居民、生態雙贏。
基本理念:國治誓願:以本土心民族情真心誠意為民服務以爭自決爭自治全力
捍衛民族權益;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全方位服務。具體政見如后:
一、民族自治:1.都會原鄉全面自治
       2.立法保障頭目津貼
       3.立法制定原住民土地及海域法
       4.制定都市原住民事務發展法建構都市原住民行政體系
二、工作保障:1.成立原住民工程處保障原住民工作權
       2.籌組原住民總工會放寬職災認定標準保障族人權益
       3.持續監督政府辦理職業訓練並增加職訓津貼
三、教育發展:1.寬列預算協助私校學子享有與公立學校學生一樣的學費標準
       2.優先保障原住民大專生住宿權益提供租屋津貼
       3.都會設置原住民完全中學
       4.設立國家級原住民體育運動紀念館表彰原住民為國之體育貢獻
四、文化深耕:1.文物館轉型文創產銷推廣中心
       2.提升族語師資鐘點費一節陸佰元
       3.寬列預算提高祭典同鄉會及社團活動之補助款
五、居住正義:1.提供族人平價住宅讓租金變價金
       2.編列都會區集合式社區修繕補助款
       3.放寬租屋津貼申請標準
       4.爭取國有土地劃設原住民生活生態園區
六、社會福利:1.立法讓失業原住民免繳健保費
       2.全面推動原住民微型保險
       3.設置公立原住民老人安養中心
七、經濟發展:1.提高原住民微笑貸額度
       2.制定原住民農漁業發展條例穩定族人經濟
       3.扶植原住民企業提高企業競爭力
       4.培育行銷經營人才建立原鄉都市產銷機制及平台
八、醫療照護:1.年滿五五歲原住民老人免費裝假牙
       2.原住民就醫免收掛號費
       3.都會區設立原住民健康中心
       4.增加偏鄉醫療資源及人力配置
       5.保障花東居民行的權益,設置原住民回鄉專有列車
一、自治:修正「原住民族自治法」草案,實現民族自決、財源充足的自治
區。
二、尊嚴:調查與補償原住民族過去因殖民政權所受土地與文化之不公平侵
害。
三、教育:1.成立原住民族觀光學院,培育高階餐飲旅遊人才,發展原鄉觀
光。
     2.爭取擴充原住民大專生外加2%名額,捍衛原住民青年就學權。
     3.各級學校應主動辦理原住民學生學費減免無須再辦學貸、優先提
供原住民學生工讀機會、各校設立原住民專屬獎學金。
四、文化:積極推動各族文化傳承活動,保護歷史文化資產。
五、體育:行政院原民會增設「體育競技處」,發展原住民族體育人才。
六、社福:訂定「原住民族福利法」,解決健保鎖卡問題、補助長者假牙、強
化居家照護、提昇醫療服務、扶助單親或隔代教養家庭、落實「原
住民社會住宅」讓大專生及工作原住民擁有低價租屋。
七、產業:1.成立「原住民族銀行」,簡化申貸流程,降低保證門檻。
     2.廣設原住民族文創設計中心,推廣原住民農特產與觀光商品。
     3.機場及觀光景點廣設原住民商品門市,優先進用原住民。
八、就業:1.機關聘用原住民比例,由1%提高至2%。
     2.依各民族特性,創造就業機會、提供多元專長訓練。
     3.推動原住民優先外勞就業方案。
九、農業:1.增設原住民無毒農業產銷班,拓展農特展銷售通路。
     2.擴大花東宜蘭花海觀光園區,促進原鄉觀光。
十、交通:加速「蘇花改、花東鐵路雙軌化、台九線拓寬、南迴公路拓寬、
南迴鐵路老舊車廂改善」等重大建設,促進花東繁榮。
「老人快樂新山區」:
一、老人人口比例列入中央經費分配標準,提升嘉義縣老人福利資源。
二、政府訓練補助在地青年照護老人,讓老人受到照顧、年輕人不用離鄉工
作。
三、爭取按照實際生活需要,提高各項老人津貼、年金金額。
四、推動老人供餐、醫療、接送、娛樂等照護服務。
「未來希望新山區」:
一、協助精緻農業、觀光、文化創意、老人照護、環保產業發展,創造就業機
會。
二、政府提供平價優質托育,減輕育兒負擔。
三、推動制定獎助方案,鼓勵青年返鄉服務。
四、規劃各鄉鎮特色課程,讓學校成為地方文化、產業發展中心。